鲁肃想了想,道:“方才众人所言,必将使主公贻误终生。”
“众人皆可降曹,唯独主公不可降曹。”
孙权瞪大眼睛:“为何?”
鲁肃道:“如我等降曹,仍可不失州郡之官位。”
“若主公降曹,位不过封侯,车不过一乘,马不过一匹,随从不过数人。”
“若再想南面称孤,岂不成为泡影?”
——“刘琮:你可真敢想,我TM命都没了。”
——“国政内事问张昭,征战外事问周瑜。周瑜在哪呢?”
孙权低下眼睑,沉默不语。
鲁肃继续说道:“适才众人之意,各自为己,绝不可听。”
“主公宜早定大计!”
孙权叹了口气:“哎,众人所论,令我大失所望。”
“子敬所说大计,正与我见相同。”
“此乃天以子敬赐我也!”
“只是曹操近得袁绍之众,又得荆州之兵。”
“军势威猛,恐难以抵挡。”
鲁肃道:“肃至江夏,引来诸葛瑾之弟诸葛亮至此。”
“主公可以问他,便知曹军虚实。”
孙权两眼放光:“哦?卧龙先生来了?”
鲁肃道:“正在馆驿歇息。”
孙权点头道:“今夜已迟,明日聚文武大臣于帐下,先请先生见我江东英杰,再升堂议事。”
——“刘备:喵喵喵,就我一个人不知道卧龙凤雏?”
——“为什么全天下好像只有刘备不知道卧龙凤雏哈哈哈哈哈哈。”
翌日,鲁肃带着诸葛亮前往江东议事大殿。
一路上,鲁肃再三嘱咐:“今日见我家主公,切不可说曹操兵多将广啊。”
诸葛亮挥着羽扇笑道:“昨天在船上,子敬已叮嘱多次了。”
大殿前,鲁肃再次嘱咐:“孔明先生,可千万不要惊吓我家主公啊。”
诸葛亮笑道:“你放心,亮自会见机行事,不会有误。”
进入大殿之中,鲁肃向众臣介绍:“诸公,此乃诸葛孔明先生。”
诸葛亮笑着和众人拱手示意:“诸公幸会,幸会。”
介绍完诸葛亮,鲁肃开始向诸葛亮介绍江东众臣。
“此乃抚军中郎将张昭,张子布。”
“顾雍,顾元叹。”
“虞翻,虞仲翔。”
“步骘,步子山。”
“薛综,薛敬文。”
“陆绩,陆功纪。”
“严畯,严曼才。”
“程秉,程德枢。”
……
诸葛亮一一拱手见礼:“幸会,幸会,幸会。”
——“我的妈呀,又是一连串的新名字。”
——“苏辰这个起名鬼才,起名字未免也太快了吧。”
——“《神来之笔创作大赛》的创作系统里,是有一键起名软件的,但是没看到苏辰使用啊。”
——“这些仙气飘飘的名字,是一键起名软件能起出来的吗?”
互相拜礼后,鲁肃安排诸葛亮入座。
坐下之后,众臣议论纷。
诸葛亮沉默不语,低头擦拭羽扇。
沉默了一会儿,张昭拱手道:“孔明先生。”
诸葛亮抬起头,回拱手:“子布先生,有何见教?”
张昭笑着说道:“昭乃江东微末之士,久闻先生高卧隆中之时,曾自比管仲、乐毅,此语果真有之?”
诸葛亮亦笑着回道:“是。那不过是亮平生一个寻常的比喻而已。”
听到诸葛亮如此说,台下众人纷纷嘲笑了起来。
张昭对这个效果十分满意,伸手止住,半带嘲讽地转头对诸葛亮说道:“听说刘豫州三顾茅庐,幸得先生,以为‘如鱼得水’也。”
“并立誓要席卷荆襄之地。”
“可是,如今这些地方,尽皆归了曹操。”
“不知先生对此有何见解?”
——“张昭这姿态,已然把曹操当成自己主子来吹嘘了。”
——“呸,恶心的投降派。”
台下众人亦附和道:“对,有何见解啊?”
诸葛亮坦然道:“我主刘豫州,躬行仁义,不忍夺同宗之基业,故力辞之。”
“刘琮年幼,听信佞言,弃城投降,致使曹操得逞。”
“方今我主屯兵江夏,别有良图,非等闲之辈可知也。”
——“良图:南军胜取荆襄,北军胜取江东。嘻嘻嘻(#^.^#)”
——“可以可以很有傲气。”
——“刘备:我不道啊。”
张昭等人大笑:“这就是先生言行自相违背了。”
“先生自比管乐。”
“可知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
“乐毅扶持微弱之燕国,攻下齐国七十余城。”
“此二人,真乃济世之才也!”
张昭走入人群,继续开启嘲讽模式。
“那刘豫州未得先生之时,尚能纵横寰宇,割据城池。”
“然而,先生自归了刘豫州之后,曹军一出,则弃甲抛戈望风逃窜呐。”
“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几无容身之地……”
“可见刘豫州,得先生之后,反不如初也。”
张昭每说一句,众人就嘲笑诸葛亮一声。
走完一圈后,刚好把话说完,张昭又回到了诸葛亮面前,看向诸葛亮问道。
“难道……管仲、乐毅果如是乎?”
“在下愚直之言,请先生勿要怪罪。”
弹幕:
——“讲道理,孔明还真不差,毕竟他们都是有国有地,刘备开局啥没有,还到处被追杀。”
——“孙策:为什么我只让孙权问你内事,你心里没有数吗?。”
——“东汉末年的吐槽大会。”
——“我要是诸葛亮,就要被这群人气死了。”
——“他们说话好伤人啊。”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真的要被张昭恶心到了。”
诸葛亮看向张昭,神色不改地笑道:“呵呵,鸿鹄之志岂是燕雀所能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