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四章 崔家议事(2 / 3)

简直就是烂泥扶不上墙;而袁胤、袁遗二人担任一郡太守都略显勉强;唯有袁基还过的去,在朝廷中当官,可惜却是被董卓给干掉了;至于袁常,在还没有穿越之前,完就是一个废物纨绔二流子,怕是连史书都不会记载,免得浪费笔墨和纸张。

崔真为人素有才能,在安平郡崔家之中可谓是威视繁盛,说一不二。就如此前看到渤海郡袁常的潜力,崔真当即便拍板将家族重心投资在袁常身上。此次若非袁常的改革变法对家族的损害有够利害,崔真一人无法决断,怕是崔真早就做出决定了。

而崔潸口中的三叔公,便是崔真祖父的兄弟。崔真的祖父共有兄弟十几人,如今也只剩下三人,皆是八十多的年龄,真所谓老而弥坚,老而不死。如今面对家族的重大抉择,这三个老一辈自然要站出来。

崔潸口中的三叔公名为崔儒,听得崔潸的回答之后,转头看向一旁的另外两名老者,问道“七弟,八弟,你们认为如何?”

崔儒口中的七弟和八弟,自然是崔儒同父异母的兄弟。听得崔儒的询问,名为崔单的老七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直言说道“土地乃是我们世家大族生存的根本,若是没有了土地,我们家族又如何发展?如何养活家族数以百计的子弟?既然袁常小儿肆意妄为,那我们家族便无需跟随他,另寻明主便是,这等事情,还有何好商议的?莫非你们认为我们家族应当将土地交给袁常,我们就坐吃山空,简直是可笑至极。”

老八崔涛没有说话,不过却也是赞同的点了点头。作为老一辈的人物,他们自然是把家族放在最前面,为了家族,他们连自己的性命都可以不要,而现在袁常的政策就是在挖他们家族的根基。三个把家族看得比自己性命还重要的老一辈,如何会愿意这种事情发生?

“真儿,你七叔公和八叔公的意见便是我的意见,现在该如何做,你可知道了?”得到两个兄弟的回应,崔儒语气平淡。但是话语之中的意思却很明白。至于说聚集家族的嫡系子弟商议,其实也不过是走走过场而已。一旦三个老一辈的叔祖辈人物出现,他们根本就没有了话语权。

对于三个老一辈没有询问自己这个家主的看法,崔真也并没有因此恼怒。三个叔祖也是为了崔家着想,并非为了个人。正所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对于如此耆老珍宝,崔真又岂会对他们有所不敬呢。

“三叔公,七叔公。八叔公,侄孙却是有不同的看法。”崔真对着三个叔祖行了一礼,语气坚定却是不失恭敬。

“哦,真儿你既有不同看法,且说来听听。”

对于崔真没有执行自己三人的决定,崔儒同样没有动怒。世家大族的生存法则,在面对家族重大事情的时候,不会有一言堂的事情发生。故此。崔儒三人也是神色肃穆,侧耳倾听崔真的不同意见。

崔真拱了拱手。整了整衣袖,面色一正,肃然说道“三叔公,七叔公,八叔公,如今天下大乱。正值乱世,各地群雄割据。北有冀州袁绍,幽州袁常;南有东吴孙策,扬州袁术,荆州刘表。益州刘焉;西有凉州马腾,韩遂,司隶一带也被董卓旧部李傕、郭汜掌控;而东面则是兖州曹操,徐州陶谦。前番袁常不过占据渤海一郡,麾下便有带甲兵士数万,装备更是革新创造,精锐无比;且袁常此人极有才能,麾下更是人才辈出。远的便有郭嘉,赵云,典韦等人;此后又有太史慈在南皮城击退田楷一战,亦是声名远播;如今袁常更是取得幽州,公孙瓒的兵马麾下尽归袁常,前幽州刺史刘虞之子也归顺袁常,如今幽州可谓是已经被袁常完掌控。论及能力,袁常可排天下群雄前五;且侄孙观袁常的作为,乃是个情义具备之人。若是我们崔家能够在袁常还未成长起来给他帮助,必然能够给我崔家带来极大的荣耀。至于三位叔公所说的土地,却也并非是必要之物。”

崔真顿了顿,见三个耆老珍宝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