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最初的起点(2 / 3)

华娱之白金年代 蜗橙 6040 字 2019-08-22

说它是新的,因为除一个正在读研究所的副导演,从执行导演、摄影团队到制作公司,电影方面的经验都空白得好似一打白纸。

正是因此,2oo7年9月,一个最大的投资方认为“风险太大”,临时宣布退出。

这才有了林晓光杀出重围,从九把刀手中买下《那些年》电影版权的机会。

三月初。

精诚中学附近的一家民宅门口。

电影开机前,工作人员正在准备道具,林晓光和比自己矮了一大截的电影编剧兼顾问——九把刀靠墙抽着烟,俩人有一句每一句闲聊着。

林晓光吐了口烟圈,饶有兴致地问道:“九把刀,我到现在都没想明白,既然你自己一直想拍这部电影,为什么你还会愿意把电影版权给我?”

九把刀想了想,仰起头,望着林晓光说:“因为有很多人不喜欢我,就算电影拍得再好看,他们都会觉得,九把刀的东西他们不喜欢。”

然而,九把刀心里并不是这么想的。

正如在《那些年》那本小说里,有一段是老师站在台上成绩单,柯景腾紧张地在下面等待结果的揭晓,因为在沈佳宜的督促下,他已经暗自努力复习一段时间。

但当老师后来夸他进步,“最近有比较用功哦!”这个男生却故作不屑地说,“没有啦,我是天才!”

而现实中的九把刀也是如此,他常跟林晓光自诩是“台湾出版界的周杰伦”,他不会承认自己把《那些年》卖给林晓光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林晓光出的钱多,以及有华宜这样的大公司做后盾。

而且,如果没有准备好,九把刀害怕这部小说在自己手中拍砸了。

要知道,在九把刀的手里,《那些年》一开始的预算只有2oo万人民币不到,而林晓光却出手阔绰,愿意花15o万买下他的这的这部小说影视改编版权,从中也可以看出林晓光对这部小说的喜爱。

九把刀自嘲道:“如果让我拍《那些年》的话,那可能是部烂片哦!”

林晓光笑着打趣道:“那你就不怕,我也把它拍成烂片?”

九把刀点了点头:“不骗你啦,说真的,一开始我也怕,我知道你在内地很红,苔弯这边也有不少你的粉丝,所以我怕你会堕入一种偶像的迷思,号召粉丝看电影,其实票房会比你想象中要少非常非常的多,我就有太多的例子可以举了,但是完不方便举出来。”

林晓光笑了笑:“那你后来为什么又改变了主意?”

九把刀坦然道:“因为我在网络上看了你拍的《人在囧途》,我现你不止是个明星,还是个搞笑的导演,另外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你选的女主角程妍希正,符合我的审美。”

说最后这句话的时候,九把刀一脸笑意,很调皮地和林晓光确定了一下眼神。

一切准备就绪,电影《那些年》正式开机。

为了图个好彩头,林晓光特意把电影的第一场戏,安排在了男主角柯景腾的家里。

“好,开始!”确定好了之后,林晓光喊了一声。

只见,摄像机开始的第一个画面,是一只女士绒手套上面放着一只苹果,这是整个电影的引子,那只已经成熟却还未完熟透的苹果所隐喻的正是女主角沈佳宜,同样和后面的剧情相呼应,即“youaretheapp1eofyeye”。

紧接着镜头右移,来到一本随风翻动的涂鸦本上,上面有各种豪言壮语,但最关键的一句则是“人生中生的每一件事,都有它的意义!”

不要觉得这也是信手随意写的话,这句话是林晓光和九把刀私底下沟通的时候刻意添加的,和后面剧情中女主角所说的“人生本来就有很多事是徒劳无功的”遥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