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我打死你个老蒯(1 / 1)

琉球使节刘琉球走的第二天,长安就迎来了不同往年的鹅毛大雪。

大雪来势汹汹,顷刻间就把这座古城装扮得银装素裹。

李世民见天气如此恶劣,直接下令以后的早朝不上了!

有重要的事情,直接把奏表送到两仪殿,或者递交内阁,内阁处理不了再交给他。

雪下的很大,长安城家家户户的屋顶上,全都飘起了青烟。

不再是以往单一木材燃烧所散发的炭火味,还多了一种更加浓烈,刺鼻,煤炭燃烧的气味。

长安的百姓大多数都是首次目睹煤炭在自家炉膛中熊熊燃烧的样子。

感受着里面释放出比传统木材更为炽烈的热量时,无不是由衷的对李世民产生感激之情。

‘听说这都是陛下设计出来的!当初朝廷官员推广的时候,小老儿还是不信的!’

猫冬的百姓有了闲暇的时间,都会到交情较好的邻居家串门。

但今年冬天他们谈论最多的就是李世民设计出的火坑与火炉。

‘别说你不信,我当初也觉得这就是骗人,咱们以往都是用木材取暖,哪里会想得到这黑球居然真的可以取暖。’

‘ 听说以前这东西还毒死过人。’

‘朝廷不是给咱们发告示了!睡觉前把火熄灭,房间里有异味就开窗散出去,就不会有危险。’

‘唉!还是要多亏陛下,什么时候都想着咱们这帮泥腿子!’

‘对对对!要感谢陛下,俺就偷偷在家给陛下立了一个长生牌!

这么好的皇帝,俺希望他活的长长久久。

这样咱们就不用再受苦了!’

‘俺也立了!’

‘还有俺········’

街道上,邻里间,都在相互赞扬传颂李世民带给他们的温暖。

再也不用担心夜间被冻死的心情溢于言表。

李世民带着朝中的官员在长安城内开了近百家皇家店铺。

百姓们用家中一些老旧的古董,在李世民的典当行换取了一部分钱财。

剩下的都折换成了店铺内的兑换券,在店铺内兑换出了大量的过冬的棉衣,棉鞋,棉被。

现在他们再也不用为饥寒担心,一家人在温暖的屋内其乐融融,有的甚至手舞足蹈。

自从大朝会结束后,各地州县的县令亲自学习土炕跟火炉的搭建方法。

学艺不精的还会聘请技艺精湛的匠人远赴各地,手把手传授构建火炕的技艺。

现在大唐正是入了凛冬,寒冬肆虐,在各地的官员努力下,大唐百分之七十的百姓家中,都已筑起了抵御严寒的火炕,烧上了煤炭!

剩下的就算没有烧上煤炭,但也搭建了火炕或者火炉,百姓们完全可以依靠木材取暖度过寒冬。

李世民看完百姓冬日的生活状态后,内心极为满足的关闭了全系地图。

站起来活动了一下身体,抓起桌上的钥匙,就走出了两仪殿。

来到外面,直接朝着自己停放越野车的地方而且,当他开进来时候,车门自动弹开。

稳健地坐入车内,启动按钮,引擎低鸣,车辆如同离弦之箭,朝宫外疾驰而去。

今天是渭水北岸新城竣工的日子。

十太筑梦者只用了不到十天就把新城给建设好了!

期间李世民多次去那里补充建筑材料,重新规划设施。

修修改改,最终还是用了十五天的时间,建造完了一座占地三十公里的新城。

朝廷内阁中的官员,现在都是一身华服,满眼惊叹的看着眼前的神作。

他们看着眼前的新城,心中充满了震撼。

回身看看长安的方向,在看新城的建筑,所有人感觉自己好像在做梦一样。

他们目眩神迷的看着眼前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

其中在最为激动的就是王珪,他现在就像疯魔了一般,在城内到处的奔走,每到一个地方都要观摩许久。

最后哈哈大笑,’神迹,当真是神迹!设计如此巧夺天工,布局星罗密布,陛下之幸,我大唐之幸啊!‘

长孙无忌,房玄龄与杜如晦等人,对于王桂的激动情绪视而不见。

他们现在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汇聚在前方那座巍峨耸立的高楼之上,整齐划一地抬头仰望。

‘老夫若是眼力未衰,这楼体之上,镶嵌的应是的琉璃吧!’

魏征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激动,他搓着因寒冷略显红肿的双手,‘若是能带回家一块,细细品鉴就好了!’

‘呵呵,你要是不怕被我二哥掰成沟子帮烧鸡,尽管去拿!’

魏征轻笑,目光中带着几分鄙夷望向程咬金。

‘呵,说你憨直,你还真是不解风情。

陛下如今手段非凡,什么都能信手拈来,岂会因为几块琉璃与老夫大动干戈’

‘走吧!往深处观赏一番,在这里始终看不到新城的风采。’

魏征说完就率先走了出去。

‘玄成兄所言极是,我也有些迫不及待想要一睹这新城的真容了。’

杜如晦紧随其后,眼里充满着惊喜。

继续阅读

眼前高耸的住宅群,那些熠熠生辉的琉璃装饰,还有这脚下从未见过的黑色街道,无不让他眼前一亮。

他现在非常希望有个人来给他讲解一下这些东西的用处。

而他身后的官员也都是眼里充满着探知欲,彼此之间全都在想尽脑汁的试图用准确的文字来表述眼前的一切事物。

可惜,对于从未见过的东西,他们无论如何都无法描绘!

李世民来的时候,就看到房玄龄他们像好奇宝宝一样,左摸右瞧。

随意找了个地方把车停好就朝他们走了过去。

与此同时,在李世民来的到来的时候,筑梦者一号直接来到了李世民的身后。

‘见过陛下!’

‘陛下。’

房玄龄看到李世民到了后急忙上前行礼,然后安静的跟在他的身后。

‘尊敬的陛下,您规定的工作,筑梦者已圆满完成,请下达新的指示。’

‘恩,有心了!

这段时间你们就先把大唐所有的河道都好好清理一遍吧!

尽量把狭小的区域全都拓宽到五船并行且不搁浅的程度。

之后在适宜的地方,全部都修筑好蓄水池,以蓄养水源,调节水量,确保民生防范旱涝。‘

‘收到,尊敬的陛下!筑梦者开心的应答。’

‘陛下,这么做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一些?’魏征看向李世民,一脸的不赞同。

‘哪里急了,这些都是真酝酿许久才作出的决定!’

李世民头都没有回就知道是哪个显眼包在挑事。

但他今天心情好,不想跟巴拉拉多计较,就耐心的回了一句,希望魏征见好就收。

但魏征可是大唐第一喷子,最见不得李世民的好!

虽然陛下现在手段很牛!但他的头也很铁。

‘臣想说的是,陛下 用这些奇物进行作业,虽能事半功倍,成效斐然。

但’无形中剥夺了百姓借以谋生的机会。

以往,河道需要疏浚之际,百姓皆可参与劳作,以换取微薄的收入。

若陛下全由奇物代之,则百姓生计将不复存在,无疑是断了他们家中的一种进项!‘

’还有,就算陛下清理河道,也没必须将河道拓宽至如此之广吧!

微臣建议,实用就可!‘

魏征说完, 就亦步亦趋的紧跟李世民,心念不停的转动,只等陛下下一句话说出口,他就直接堵回去。

可李世民偏偏不如他的意,看魏征的目光非常不满。

’戴胄!给咱们才疏学浅的魏大学士解释解释朕的用意!‘

‘啊!哦哦!’忽然被点名,正在左顾右盼的戴胄紧忙收拢思绪,回想了一下陛下跟魏征的刚刚的谈话。

‘那个才疏学浅!

咳咳!魏大人,河道拓宽不仅可以更加便于航运,还可以防止搁浅造成拥堵。

其次就是有些河道是直通大海的,完全可以成为黄金水道。

还有···还有···’

戴胄手指不耐的在发间磨蹭,有些烦躁地拉扯着发系,不断地挠着头皮。

显然,后面的话,他还没有编出来!

明显他刚刚溜号,没有认真听陛下跟魏征具体谈了什么!

‘还有,陛下此举无疑是在警告那些,趁朝廷拨款,借机中饱私囊,侵蚀国帑的官员。’

房玄龄不动声色的在旁边帮了一嘴!。

戴胄猛感激的对房玄龄颔首示意。

‘没错,魏大人,历年朝廷拨付各地用于河道疏浚的款项,实际上往往被某些官员以徭役的名义贪腐了!

百姓根本没有从这里得到一丝应有的报酬,反而让某些人贪的盆满钵满!’

‘所以!你的担心实在是有些多余!’

‘这······

这都不抓?

况且你们都知道,没道理老夫不知道啊!’

魏征眼中闪过一丝质疑,显然怀疑戴胄说的真实性。

他身为御史,职责所在便是监察百官,确保朝廷纲纪严明,怎会对此等贪腐之事一无所知?

况且,朝堂上下,众目睽睽,此类丑行岂能全然瞒天过海?

就算他魏征成了瞎子,但御史台人才济济,又岂会全都是聋子瞎子?

李世民看着着魏征那双略显迷蒙的双眼,心中不禁涌起一丝笑意,他感觉魏征头上全都是问号!

正欲开口以温言抚慰之际,却见魏征突然加快了步伐,一把抓住了身为御史大夫温彦博官服的后衣襟。

这一幕,让原本欲要发笑的李世民嘴角慢慢凝固。

温彦博突然被人在后面扯住了衣襟,吓了一跳,回头看是魏征,因为对方是在跟他开玩笑。

‘嘛呐!你个狗烂儿?’说着用力往前一扥,却没有挣开,‘你给我撒开。’

‘呸!好你个温大临,都学会当伞盖子了啊?

说!河道钱款是怎么回事!’

‘什么···什么钱款?

莫名其妙,老夫根本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魏征拽着温彦博的后襟走到他的面前。

‘呸!老夫还以为你是个好的,想不到你跟那些地沟里的老鼠乃是一丘之貉。

都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你是又当君子,也做小人,

枉你饱读诗书,胸中万千沟壑。

暗地里却是那青楼里的红牌,明明是天天满台,却还在朝中跟我装他妈的贤内助。

我打死你个老蒯!’

大唐我李世民能交易无限物资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