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闲不住(1 / 1)

“她周婶儿,这是干啥呢?”

这天,姚亚文看天气不错,扶了老伴儿出来放风,自己蹲在窗户底下收拾那一小块地。

前两天她看后边楼有人在一楼窗户底下种菜了,她想着,这地方空着也是空着,要不自己也收拾出来,种点葱也是好的。

刚开始动手干活,就听见有人喊自己。

姚亚文抬头看过去,是楼上的刘婶儿,赶紧笑着回话。

“没啥事儿,这不是想着收拾出块地方,种点大葱。”

这刘婶儿住她家二楼对门儿,是个热心肠的人。

家里大儿子在段上工作有几年了,这不是这次也分了新房子,带你飞老婆孩子和他们老两口,刚搬进来没两天。

“正好我没事儿,我下来给你帮把手。”

刘婶儿一听她要种点葱,赶紧就要下来帮忙。

她以前住在平房的时候,也是在院子里种了不少的菜呢。

如今这住了楼房,也没那个地方了,还怪闲得慌的。

有时候她都想给周围啥地方开个荒,种上点啥。

现在一听姚亚文说想种点葱,赶紧就下来帮忙。

就当活动活动筋骨了。

“你家儿子今天值班啊?”

刘婶说来就来,一眨眼儿的功夫人已经到了楼下,手上还拿了个小耙子,看样儿是真准备干活来的。

姚亚文也没推辞,给她让了个地方,让她蹲在自己旁边,还回头跟她说话。

“是啊,今天白班。”

刘婶儿的儿子是倒班制的工作,每天白班还是晚班还不一定,都会有人提前通知。

这不是,今天一大早就有叫班的来喊,刘老大着急忙慌的就去上班了。

儿媳妇也是在县里一个厂子上班,孙子上学去了。

老头子一天闲不住,不是去遛弯儿,就是去公园看人家下棋。

现在家里就她自己。

晚上饭已经准备完了,干待着也怪无聊的。

“她周婶儿,我看最近你家总来个小伙子,是你家啥人?”

刘婶儿之前看李树军来过几次,好像都是来送东西的,还以为是她家啥亲戚呢。

“哦,就是来送点东西。”

姚亚文也不知该怎么介绍,她也不熟啊。

只说是来送东西的。

“我看小伙子长得怪精神的,还以为是你家啥亲戚呢。”

刘婶儿颇为可惜的说。

她看着小伙子长得不错,每次来都还穿着工作服,一看就是铁路上的工人,还想着打听一下,要是不错,介绍给自家侄女呢。

姚亚文摇摇头,表示自己不清楚。

两人的对话正好被放学回来的周锦玲姐仨听了个正着。

周锦洁看了一眼她三姐,见她面无表情的样儿,也不知道她是没听见还是不在意。

小五也悄悄看了一眼,随即转头,回屋。

“回来了,正好,饭都做好了,一会儿等你大姐、二姐都回来,咱就吃饭。”

姚亚文看见几个上学的回来了,赶紧叮嘱回家准备吃饭,那意思就是别出去瞎跑了。

周锦洁本来想着回家放下书包就跟同学出去玩,这会儿听她妈这么说,也去不上了,老老实实在家待着吧。

现在姚亚文一天没啥事儿就是做做饭,收拾收拾屋子,再不就是陪老伴儿晒太阳。

不像住平房的时候,又要种菜,又要收拾,不忙的时候还得去拣点煤渣,树枝啥的,回家当柴烧,回来还得给老伴儿洗洗涮涮,给几个孩子洗衣做饭的。

现在孩子们也大了,家里的活基本不用她。

也不用捡煤渣、捡树枝的过日子了。

这一闲下来,还挺没意思。

人有时候就是这样,忙了大半辈子,突然一闲下来,就觉得也没啥意思。

她这几天闲的发慌,整个人都比住在平房的时候胖了不少。

“她周婶儿,你真有福啊,几个闺女都这么听话能干。

我听我儿子说,你家老大在单位那可是能干。

得了不少的表彰、奖励呢。”

刘婶儿看着周家的几个孩子进屋,没过两分钟,又看到周锦新和周锦坤都回来了,语气里带着些许羡慕的说。

听说她家这房子都是她家老大给换的呢,原本可没这么大的面积。

也是人家人缘好,会办事儿。

再看看自己家那四十多平的面积,也得住上五个人,可是挺窄巴。

“可不是,我家老大啊,在学校的时候学习就好,这到了单位,也是上进努力。

也是运气好,还跟着领导沾了不少的光。”

姚亚文这也不知道是怎么个谦虚法,一提起周锦新在单位的表现,那真是就差把得意两个字写在脸上了。

看她这样子,刘婶儿,都不知道该咋接话了。

周锦坤到家的时候一看大家都已经回来了。

她单位要比周锦新她们单位近一些,可因为周锦新是骑自行车上下班,她要坐公交,或者是走着,所以每次她都是最后一个到家的。

进屋的时候,大姐她们已经把饭桌摆上了,正打算叫他爸妈回来吃饭。

继续阅读

“她刘婶儿我先回去了。”

姚亚文见闺女们都到家了,赶紧扶着周老头也进屋去了。

“回吧回吧,我也回家了,一会儿下班的、放学的、遛弯的都回来了。”

刘婶儿见人家准备回家吃饭了,也不好还留在这,赶紧起身也要回家了。

人家下班的放学的都回来了,自己家这还没影儿呢,真是干啥都照人家差一步。

刘婶儿有些羡慕的看着周锦新一家。

“老大啊,咱这搬家搬的急,也没来得及跟你二姨说一声。

你记得回头给他们大队上打个电话,告诉她一声。”

姚亚文想起了妹妹。

这每年都是端午节前后来家里的,今年眼看又要到端午了,可别让妹子空跑了。

“知道了妈,我今天刚打了电话。

我二姨说今年端午的时候她们村上有人结婚,请了她去帮忙。

过几天有空就来看你。”

姚亚文话一出口,周锦新才想起来,今天她跟二姨通了电话。

她没跟她妈说,这电话是二姨打到了她们单位的。

就是特意告诉他,今年端午有人请她帮忙,她还挺忙,准备过些日子再来看她妈。

要说这二姨突然间人缘这么好,还是因为她。

见义勇为的事情传开了,救的还是大队长家的宝贝孙子,大队长对她这个英雄的亲戚或多或少的都要照顾一些。

还有小树家的爸妈,因为见不到周锦新,把感谢也都寄放在了跟周锦新有亲戚关系的姚亚琴身上。

时不时的家里做了好吃的还要给她送上一碗。

所以,估计姚亚琴现在应该正是风光得意的时候呢。

周锦新猜的不错,姚亚琴现在正在村里头吹牛呢。

“我那外甥女,那可是单位里的大领导,写的文章总能上报纸。

人家还见过外国人呢。”

姚亚琴就坐在村口的大树底下,一边扒花生,一边跟围在她周围的好几个妇女说她外甥女的光荣事迹。

“就是过年来你家看你,带了一车东西的那个外甥女?”

“是不是见义勇为救了大队长家孙子的那个?”

“还见过外国人呢?

唉妈呀,那可真厉害。

听说外国人可吓人了,还吃生肉呢。”

其中一个一听姚亚琴说她外甥女见过外国人,马上就咋呼起来了。

“外国人啥样啊?”

另一个好奇的打听。

“我外甥女说了,他们都蓝眼睛,大鼻子,说话也都是叽里咕噜的。”

姚亚琴哪知道外国人啥样啊,周锦新又没跟她说过,这会儿全凭自己瞎编。

“我说高老婆子,又在这吹牛呢?

你这外甥女让你给吹的都快能摘星星了吧?

还见过外国人,你咋不说她去过外国呢?”

这时候,村里头一个向来跟她不对付的女人穿着一件红色碎花衬衫走过来,看着她造的一身花生皮子,埋埋汰汰的样儿,撇撇嘴,一脸的看不上。

“呦,石头妈,你这衣裳怪喜庆的啊。”

一个妇女抬头看过来,就见来人穿着的衣服红彤彤的,还带着白色小碎花,可是稀罕的够呛。

“那可不,我家外甥在大城市给我买的,特意给我邮过来的。”

石头妈说着还拽了拽衣摆,整了整衣领,显摆的意味十足。

“怎么?小峰他妈,你那能干的外甥女没给你送点啥东西?”

石头妈眼神轻蔑,看着姚亚琴。

姚亚琴咬牙。

今天扒花生,谁还能穿着一身花里胡哨的干活?

再说,你家男人又没在家,你穿给谁看啊。

要说这石头爸可是个勤快人,没事就出去给人帮工。

今天这家垒猪圈去帮忙,明天那家盖鸡窝又去帮忙,虽说不挣钱,可是吃喝总能混上一口,而且在村里也有个好人缘。

就是不知道,这咋就看上了这样的婆娘。

“我外甥女那可惦记着我们这些实在亲戚了呢,过年的时候来家里,那东西拿了一大车。

光肉都得有个三五斤的。

别的东西那都不用说了。

罐头都四瓶,点心好几包。”

“要我说啊,那衣服啥的,不顶吃不顶喝的,有啥用?

还不如给拿点吃的,好歹得实惠了。”

姚亚琴看着石头妈的脸色越来越黑,那真是越说越来劲。

“我说也是,还是吃的东西实惠。

咱这村里头,一天到晚的干活,穿的那么好,有啥用。”

“就是的。”

“可不。”

周围的人也不知道是看不上石头妈那显摆的样儿还是咋的,一边倒的帮着姚亚琴说话。

姚亚琴这回可得意了。

脸上带着胜利者的微笑,看着石头妈。

石头妈气的够呛,一扭头走了。

姚亚琴更乐了……

重生七零:我成家中顶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