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你们好吵(1 / 2)

江城晚晴空 陈奶盖 5165 字 2021-07-16

82

“你们唱到第几个班级了。”

您有一条来自周林阳的未读消息。

“第七个。”

“你们班第几个。”

“十一。”

“加油。”

“好的嘞。”我在“好的”“谢谢”以及一众表情包之间选择了嘞这个字。

不为啥,就是觉得只说好的显得生疏。

我还是很想知道,为什么周林阳上课玩手机从未被抓包。重点是这哥们成绩也不差。

真是人比人气死个人。

“说实话,你们好吵。”

“”

这人真的擅长毁气氛。

“陈果,”林珊咋的又跑下来了。

“准备一下我们要过去候场了哦。”

“啊好。”等等老师,我得先把郑洁揪回来。

我给她发了语音“快点从琝骆那死回来。要轮到我们班了,林珊过来催了。”

看到别的班熟人经过,麻烦他帮我拿一下手机。班长紧接着从第一排猫着腰下来了。

“我刚刚点名好像少了郑洁啊。”班长抬头看我。手上的点名单从开学用到现在了不免有些破旧。

“没事,”我放慢速度翻了个肉眼可见的白眼“她在琝骆那,我已经叫了。”

“啧,”班长脸上的表情可以精准概括为三个字我好酸。

柠檬树下你和我。

郑洁顶着因为跑步飞起来的呆毛回来了。

“我翘!不是说轮到我们班了吗,害得我吓个半死。”郑洁作势就要过来打我奈何中间隔着班长。

“我跟你说要候场了啊,没毛病啊,林珊过来催的啊。”我的用词很严谨好不好。

“同学们,”林珊突然出现在背后。

“走了哦,班长组织一下小声一点迅速两列纵队从背后绕道舞台侧面。”林珊撑着她的竹伞,一片阴影投在我的脚边。

江城是竹子之乡,这种在外人看来中看不中用实际上也确实是中看不中用的伞,其实是我们下面的一个县精准扶贫的特色项目。

记得那个时候空间上还有人转发大家看我在央视上看到了啥。

配图江城,竹笋之乡,国家精准扶贫特色产业。

我们纷纷转发自嘲天啊中央都知道我们穷啊。

其实不是江城经济水平落后,人民生活水生火热,跟西北内陆戈壁滩比,我们真的算很幸福的了。只是缺少支撑产业,重工业吧碍于“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宗旨不能搞,一个一个工厂渐渐没落。

旅游业吧,到底是个小地方。山景比不过桂林山水甲天下,海景不如三亚风情万种。就连江南水乡缅怀情感式都被乌镇抢了先。我去过一次乌镇,商业气息太浓重了,古镇的特色已经淹没在导游的扩音器里了“游客朋友们都往右边走,不要往桥中间走,会塌掉。”奈何江城名气不如人家,况且,做旧做不了,迎新赶不上。

于是,我们就顺理成章的成为全省gd倒一的地方了。也莫名其妙的成为精准扶贫乡了。我一直觉得,国家精准扶贫政策还是不能只看业绩。江城人民活的其实真的还好,没有电视上那么纯粹式的“山清水秀。”

也有可能,是青山白水里藏着连我这个本地人都没看见的人间疾苦。

83

戴一璐过来拍拍我加油。

顾久安过来拍拍我,用有一种“儿子乖不要害怕的语气”跟我说加油。

半个班的人过来跟我说加油。

我忽然觉得直男活的实在是太可怜了,就像这会除了“加油”还能说什么,所以女朋友生病了跟你说“我身体不舒服”除了“多喝热水”好像确实也不能再讲点什么了。

郑洁难得正经没有损我“加油,不要紧张。”

“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