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章 号令(2 / 4)

逍遥侯 大司空 5678 字 2020-12-23

勾当。

黄河鲤,肉嫩味鲜,却只在险滩之中活动,稍有不慎,便会喂了河底的虾兵蟹将。

尽管黄河鲤非常值钱,但是,捕捉的渔夫太多了,渐渐的也越来越难捕到。

更令人为难的是,赵老幺拖家带口的四世同堂,上有祖母、母亲需要赡养,下有六个儿女需要抚养,仅靠捕捞黄河鲤的一点子收入,哪里养得活这么多张嘴?

客观的说,捕鱼是一件极耗体力和精力的活计,赵老幺又正值壮年,食量可不得大得惊人么?

李中易知道赵老幺的坏毛病,他也懒得和赵老幺客套,一边自己用膳,一边替赵老幺夹菜添饼,确保这家伙吃好吃饱。

昨晚那么大的风雷暴雨,赵老幺身为水师船队的总指挥,肩上的担子比泰山还重十倍,损失恐怕也已经统计出来了。

这个节骨眼上,即使李中易用脚趾头去思考,也知道赵老幺必定没心思吃早膳。

将军难免阵上亡,瓦罐不离井边破!

功名但在马上取,看似温情脉脉的鼓动大家上进,其实,这背后充斥着浓浓的杀戮和血腥味一将功成万骨枯!

上帝是公平的,兴一利,必有一弊,万事万物都无法逃脱这个客观规律。

波澜壮阔的大洋,并不仅仅意味着海上贸易或殖民的惊人利润,更有船翻人亡的人间惨剧。

从李中易刻意发展海运以来,他早早的就有了遭遇不测的心理准备。万一帅舰给飓风吹翻了,那也只能怪他运气太坏,倒了血霉,怨不得任何人。

正因为海运的风险巨大,李中易部署此次北上榆关,基于不把所有的苹果都放进一只篮子的风险考虑,安排所部兵马,分为三批乘船北上。

无论哪一批次遭遇天灾,李中易的基业都会元气大伤,但依然留有翻本的机会。除非,他自己把所有的好运气都耗费殆尽,喂了海底的龙王爷。

赵老幺战战兢兢的陪着李中易用过早膳,一直磨到李中易扫荡干净碗里的最后一口粥,放下手里的筷子,他赶忙也跟着起身,垂头丧气的说“禀主公,昨晚的妖风实在太大了,沉了五条船……”

李中易的眼皮子一阵狂跳,心尖儿上抽抽的疼,五条大型商船沉没于汪洋大海之中,损失了三十匹战马,以及300多名近卫军的将士。

按照李家军的编制,一个都连都头、都镇抚、副都头、军法官在内,一共120人。

也就是说,还没和契丹人开战,三个都的将士们,就已经以身殉了国,损失不可谓不惨重!

赵老幺见李中易脸色铁青的瞪着他,心头不由一阵慌乱,哪还有继续介绍战损的胆子?

想当年,野猪皮的皇帝,非常喜欢任用满蒙贵族之家的次子或是庶子,充当御前侍卫。御前侍卫,只要熬够了资历,获得了皇帝的信任,外放出去都是掌握实权的心腹重臣。

文学巨匠曹雪芹的五世祖——曹锡远,原为大明沈阳中卫指挥使,因降了后金,就成了正白旗下的包衣奴才。

旗主多尔衮自己摔死后,顺治夺了其所属的正白旗,曹家便由旗主所辖包衣,摇身变为内务府包衣。

包衣者,旗下奴才也!

正白旗属于上三旗之一,旗主便是皇帝本人,旗下的奴才要杀要剐,也都随皇帝的心意,自然也就格外的受信任。

在野猪皮统治时期,别说汉军抬旗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美事,哪怕是下五旗包衣被抬为上三旗包衣,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无上荣耀。

也正因为如此,曹雪芹的曾祖母孙氏,也就是《红楼梦》里的老祖宗——贾母,被内务府选为康麻子的乳嬷嬷。

乳嬷嬷孙氏的儿子曹寅,和康麻子是乳兄弟,彼此之间的感情自然格外的亲厚。这也是康麻子活着的时候,江宁织造——这个天下最肥的缺之一,一直由曹家人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