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你以为的不是你以为的(2 / 3)

科技之神 浙东匹夫 307 字 2020-12-07

摄像头做原本是潜规则的事情了,艾弗森教授的学术声誉还要不要了。

艾弗森教授如果还想敲打顾玩,就只能在学术上,公事公办地凭真本事跟顾玩讨论。

艾弗森教授,当然也敲打了,不管是不是为了面子,还是真为了科学

“你这篇综述提到的主要观点,无非就是目前人们之所以认为那类天体不存在,或者无法被定义,主要的矛盾就是如果它存在,就会导致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相违背。

因为目前观点认为,如果那种天体存在,那么在它吞噬原本天体外的无知后,会消灭那些被吞噬物质本身携带的熵,从而导致封闭系统熵减。

所以你觉得,如果要论证这类天体真的存在,或者应该被定义,就必须解决上述问题,在让这类天体存在、吞噬外物的同时,不造成整个封闭系统熵减?那你倒是告诉我,你觉得那些没有被减的熵,应该以何种形态存在?

你好歹也读到博士了,不会连那种天体理论上只有质量、角动量和带电量三个参数存在,这个基本原理,都不知道吧?”

艾弗森教授的质疑,可谓是中正平和,老成之言。

或许很多本科没怎么学物理的看官,看到这一步,还是对于为什么艾弗森教授会强调在原先对类黑洞天体的定义中,“熵”消灭了,以及为什么类黑洞天体只有上述三个物理量,觉得懵逼。

这里再举一个比较通俗、帮助理解,但其实不太准确的例子。

在热力学当中,有能量就有热,有热就有辐射,这个基本上是最底层的共识了。

比如你冷到宇宙中最冷的点,什么热源都没有,只有宇宙背景余温,那也是能测到的——当年彭齐亚斯和皮德罗发现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就是这玩意儿。

顾玩也测过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而且测得的值比其他人的还低,是目前这个星球上所有科学家测得的最低值,人家顾玩就是靠这个发现,发掘到学术界的第一桶名声的。(从这个角度来说,顾玩继续往下研究黑洞,也是非常有学术路线继承性的。)

所以,学界都认为,有热有熵却没有辐射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宇宙中最冷的点都有辐射,你凭什么没辐射?没辐射,那就等于没熵没能量了。

(再次强调,这个表述其实不能这么等于,还要在高等物理里转好几个弯,但为了大家看得懂,就这样近似表述了。)

而黑洞应该是没有辐射的。因为你光都射不出来,辐射怎么发出来?

辐射这玩意儿的本质,也是电子波动、基本粒子运动之类的能量波动,是有载体的呀。光也是辐射的一种,光射不出来,辐射自然也射不出来。

所以黑洞就不该有热有熵,黑洞吞噬的过程就是在灭熵,大逆不道、违背宇宙第一法则。

几十年来,千百位科学家,都被这个思路偏见,锁得死死的,这才导致这个漏一直丢在这儿,等顾玩去捡。

因为在他之前那些提这事儿的人,都被当成了基本功不扎实的民科。

可惜,下一秒钟,顾玩拿出的新理论研究,就让艾弗森教授的四平八稳质疑,出现了一丝裂隙。

如前所述,他的开题论文,是三个月前准备、两个半月前发出的。之所以现在才发表,那是因为期刊方面需要的时间比较久。

所以,投递出去之后的这两个半月,足够顾玩做很多事情了。

艾弗森教授让他就开题思路答辩的时候,他已经把后一阶段的活儿,都做得初具规模。

这也是搞纯理论物理的好处,因为你不需要动用实验室,不需要借助导师的物质资源,只要有纸笔推演有计算机帮你算,就足够了。

在地球上,人家霍金是在成为渐冻人之后,因为别的什么都干不了了,只能每天躺在轮椅上用脑子空想脑补,什么都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