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海军的“小步快跑”(2 / 4)

大国战隼 步枪 4545 字 2020-07-11

比如李战定义了低空突防的标准,靠的不就是大量的飞行训练作为支撑吗?

没有大量的实践不可能形成实用的标准。

老陈头说,“进入了飞鲨并不意味着你就具备了上舰资格,以后是上舰还是分到岸基部队,全看你能不能通过相关的资格认证。当然,现在说这些为时尚早。我对你们只有一个要求——国庆之前具备上舰实操的能力。”

非常简单有力的动员会,宣告着全新训练阶段的开始。往后就不再是多部门联动了,而是每一次飞行都完全按照舰上的流程来进行,哪个环节出问题都有可能导致飞行的失败甚至引起事故。

这对错过了整个基础训练的李战来说也许并不是坏事,他可以在一片空白的情况下直接全部接受完全一致的舰上出动流程。

时间紧任务重是在张雪阳带他熟悉歼15重型舰载战斗机的是真切感受到的。庞大的维修机库里,机务人员忙着对一架通体黄色底漆涂有厂家生产编号的歼15进行日常的检修,机身上规定位置涂有其他颜色的标识。

李战发现自1616号歼16起,他接触的都是未正式定型的战机。部队为什么会用未正式定型的飞机搞训练?因为时间紧!紧张到等不及飞机定型了!

歼15尤其如此,海航已经等出火气来了。甚至可以说歼15这个飞机是部队一边用一边改,部队初步形成战斗力了飞机也还没完全定型。许多人对沈飞有意见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武器装备列装部队有一套严格的程序,没有定型的武器装备是绝对不会列入部队编制的。现在海航用于舰载航空部队训练的是原型机,足以说明上级对进度有多不满。

李战并不是很在意是什么飞机,1616号歼16他开了这么久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对他来说只要能飞起来一切都不是问题,定型不定型那不是飞行员的工作。

第一次零距离接触歼15,李战不是发出啧啧声,触摸着强有力的加强起落架,看着能够坐进去乘凉的发动机喷口,他的心情比小孩子过年时还要好。

“机翼面积大了一些,鸭翼也很性感,机身结构强度也是加强过了的吧,咦,起落架的悬挂系统也不一样了。”李战一边细细地品着一边点出歼15和歼11系列的不同,这是一架单座歼15,而唯一的一架歼15s转场回厂家做检测了。

张雪阳指着机翼说,“最大的变化还是机翼,多了折叠机构,不过大量使用了复合材料,机身重量反而比毛子货要轻了不少。轻载起飞二十二吨,带四枚空弹,作战半径五百公里,只能说一般。”

李战微微点头,“滑跃起飞最大的劣势就在这里,二十二吨,半油都装不了。”

歼11系列战机最大的优势是大航程,歼15是基于su33的原型机研制的,用了大量首次用于歼11b上的先进航电技术,大载油量自然也是继承了的,尽管机翼折叠机构占用了一些机翼空间,但是最大航程没有下降很多。

然而因为滑跃起飞对起飞重量有限制,油箱再大也没用——你没办法装满油。至于携带武器就更蛋疼了,多挂两枚炸弹都不行,你挂架再多也没有意义。

“滑跃起飞没办法发挥出歼十五的优势来,归根结底还是要弹射。”李战有些小失望。

张雪阳对海军当前的发展思路了解很多,他扶着起落架说道,“自九七年深圳舰下水,海军装备发展秉承的思路是小步快跑,即小批量多型号建造思路,一个型号建造一两艘,经过技术沉淀总结经验教训和使用心得后建造改型,同样也是造那么一两艘。一直到整体技术都成熟了再进行批量建造。比如054a护卫舰,头几艘造得很慢,到后面整体技术成熟了就开足马力下饺子。”

他拍了拍歼15的起落架,“航母也是如此,舰载战斗机也是如此。不仅瓦良格,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