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跨昼夜飞训(3 / 4)

大国战隼 步枪 4294 字 2020-07-11

飞行员都镀上了一层金黄色,以至于塔台下令所有飞机顺时针向东南方向转向,避开依旧刺眼的夕阳。

李战压轴起飞,满油状态下一个干脆利落的加力垂直爬升直刺云霄,在很短的时间内爬升到四千米海高。作为他的僚机,唐磊磊却是先跟着大部队向东南飞展开常规的飞行,进入了经济专属区上空之后,他按照指令上升高度到四千五百米,在李战的前方进行警戒巡逻飞行。

耳麦里“滴”的一声响,石陌影说话“给训练小组注意,你们已经进入第一防空识别区,重复,你们已经进入第一防空识别区!警戒驱逐训练开始,各小组展开训练!”

“第一小组收到!”

“第二小组收到!”

“第三小组收到!”

……

几个训练小组确认了指令后解散大编队分开训练。

防空识别区是我军设立有别于民航飞行情报区的基于国防防空需要单方面划定的空域,其主要目的是更多的防空预警时间,为及早发现、识别和拦截创造更加有力的条件。其具体操作是通常由军方查证识别空域内的飞行器,而任何飞经该空域的飞行器都必须配合军方的查证识别。

否则常态化警戒训练的战机不是吃素的。

飞鲨跨昼夜分队起飞后向南飞行三十分钟就进入了第一防空识别区,所以这里是他们搞警戒驱逐训练最好的空域。

李战按照计划在第一防空识别区外围的北侧空域进行常规飞行,主要是根据要求做一些常规机动,以此来重新熟悉战机和让战机重新熟悉情况。满油的情况下实际上李战做不了多少机动动作,翻个滚都提心吊胆的更别说做大过载机动了。他准备搞个负引力俯冲结果发现机身颤抖得很厉害,因此放弃了。

歼15和歼11系列战机一样,一般情况下只使用机身里的油箱,这已经可以赋予战机七八百公里的作战半径了。为了获得最大一千五百公里的作战半径,歼15必须要满油。而满油同时意味着不能满挂载,然而几架歼15的机载雷达系统还没有火控功能,所以即使带了空空导弹也打不了,还不如航炮来得实在。

实际上大家都不愿意带实弹的,因为知道肯定是打不了的,那么就要带弹返航。哪个都不愿意带弹着陆。扔掉是不可能扔掉的,我军是绝对不会让飞行员把实弹扔掉的,又不能随便打掉,只能带着回去重新入库存起来以后再用这样子。

所以李战反而比其他人都要轻松了——让你们带空弹,装逼是要付出代价滴!

各个训练小组杀进了第一防空识别区展开训练之后,该空域顿时就热闹起来了,有关的无关的,在意的不在意的,等等各种雷达都扫到了天上突然出现的几架根本没打算隐匿自己踪迹的战机。

不过途径该海域的船只早都习惯了,头顶上是海航的重点训练区域,没有看见战斗机那是怪事。

李战做了几个常规飞行机动之后就奉命在高空巡弋起来,他在国际航线的夹缝中巡弋,耐心地等待着大指的命令。塔台的指挥通讯半径通常是一百五十公里,超过这个距离就要交由地面指挥所来指挥。

海航战机同样受空军指挥所管制。

空军老二哥的地位可见一斑。

显而易见目前的指挥机制是有问题的,在这一方面北库战术情报交互中心和北库空防基地的出现是一个非常有意义而且方向清晰的尝试。说到这里就又不得不把相当一部分功劳归于李战了,尤其是最为重要的战术情报交互中心,没有这个情报中心,空防基地对部队实现扁平化指挥就是海市蜃楼。

老陈头偷了个巧。

什么叫临时性模拟对抗演练,既然是临时性的那么对方双方就不应该有所准备。但是老陈头明显的是让李战在高空待命,海司的命令一到立马就杀过去搞对抗演练。这就是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