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节 历史(二)(2 / 7)

旅明 素罗汉 16 字 2023-04-03

来处理国内几处烂摊子时,十月十七号这天,一个历史性的噩耗,从西边的阜成门,被六百里加急传了进来:李自成主力,于十五日白天,攻占了晋阳。

这条消息的副标题是:晋阳当时并没有太多抵抗。

真实历史上,李自成最后率兵入山西,途中是遇到过一些守军抵抗的。但那个时候,处于弥留状态的大明,在山西已经没有强力部队了,抵抗也是徒劳。

总之还是那个套路。当时李自成大张旗鼓进入山西,同样有许多被欠薪的边军和破产农民前来投奔,这就补上了战斗损耗。

而在这个位面,实力比历史上强了更多的李自成,一路重骑兵加炸药包,轻松加愉快,并没有费多大功夫,就占领了山西首府晋阳。

消息传入京城后,举城皆惊。崇祯帝当即召集了在朝二品以上大员入内商议对策。

未曾想,不等君臣讨论出个一二三,十八日,历史性噩耗2.0版,自阜成门入大内六部:李自成在晋阳称帝,建国号,改元,封功臣以五等爵。

同时,李自成设定政权机构,改内阁为天佑殿,设大学士平章军国事,设国师、尚书、侍郎、节度使等职。

同日,大顺皇帝李自成明发诏书:东征明京师。

真实历史上,李自成在出发山西前,就已经在长安称帝了。

可在这个位面,由于一切来得太过顺利,导致李自成全程匆忙,一直在赶路和处理骤然膨胀的内部事物,无暇称帝。

最终,前几天入了晋阳后,李自成才得以抓紧时间草草称帝。就这,李自成的称帝诏书上,还都没有像历史上一样写明首都是长安......这是摆明了要速攻北京,然后直接定都北京的态势。

这几天来,由于已经得到了河南战场的详细信息,所以京城内也是刚刚搞清楚李自成的真实实力。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

题,也是很多人关心的一个话题:要解决李自成,就要先搞清楚建虏入关大军的动向。那么,三屯营一线到底是什么情况,就必须要先弄明白。

斜着瞥了一眼正在丹陛前大声说话的兵部尚书张缙彦,冯老爷仰头向天,望着头顶那浓郁化不开的乌云,口中微不可闻地喃喃道:

导致冯老爷说变了的,是今天一个不详的预兆:崇祯皇帝有史以来第一次,提前坐进丹陛上的龙椅,等候臣子们的到来。

讲真,冯老爷是理解天子的惶急心情的。

从京城收到的山西急报,通常要晚个两三天。从今天十九日算起,李自成部的主力,大概率已经从晋阳出发三天以上了。

晋阳距离京师只有八百里路......换句话说,李自成的骑兵先锋,今天应该已经出了太行山。

出了太行,就是一马平川。三四百里官道,李自成抬腿就能到京师脚下。或许是明天,或许是后天,或许......应该不会超过大后天了。

这种简单的算术题,冯老爷即便不在兵部办差,也不会算错。所以他此刻很理解皇上的心情......任谁只能在龙椅上坐三天,都急。

心下一片感慨的冯老爷,再次瞥了一眼犹在喋喋不休的兵部尚书。好在,没过一会,张缙彦终于算是说完了。参加大朝会的官员们,也算是搞清了北边燕山走廊的现状。

根据张缙彦的汇报,朝廷兵马眼下已经无损接管了蓟镇、遵化、三屯营。包括天险喜峰口在内,沿途不见虏骑,朝廷已经了所有关隘。

另外,根据最新从居庸关、张家口等地传来的军报,朝廷确信,有数量不等的小股蒙古、满族骑兵,强闯出关而去。

综上,可以推断:之前入关的满蒙八旗,已经全数撤出了大明边境。

张缙彦最后还提到了一条信息,其内容是官兵在三屯营发现了激烈战斗的痕迹: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