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三五章 原因(1 / 2)

()

人年龄大了,总是喜欢回忆。

赵曦也不例外,但是他的回忆却不是如何让大宋强盛的这些,他的回忆从太后去世时,就被曾经的自己填满了。

也因此有了这次莫名其妙的出校

样子该做还是要做的,既然是以实地勘察黄河泄洪道地形而出行的,不能似乎了结了心思就回朝,所以,赵曦便令队伍折向东北。

簇向东北,应该会是汾河汇入黄河处。渭河、汾河是黄河支流中最大的两支,有了这两地的勘察,从一定程度上也能为这次出行做个解释。

至于再往上游,实话,赵曦能清醒的认识到,就以现在的营造技术水平,不可能在太行山和吕梁山的某处打开泄洪的缺口,更不可能营造出什么大坝。

赵曦也不想这时候营造个不伦不类的大坝,最后让后世争论是该以遗产保留还是以实用拆除,别因为自己的随心,给后世找麻烦。

赵曦大概记得,这一路走来,应该是在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的交界地带,北面的山脉是桥山山脉。此时望去,植被的损害状况并不是太严重,倒是对改变水土流失有了一定的信心。

······

整个勘探队伍仅仅在河中府稍作停留,补充了些物质,便继续走黄河沿岸北上。这几乎是苏颂等人前期勘察的同一条线。

苏颂一直等着官家召唤他们几个核对沈括做好的地形沙盘,可官家一直没有做这样的事。官家这走一路看一路,时不时的会让队伍停留在野外,而他带着少量的几个人随便在些集镇上逛一逛。

是勘察地形,官家更像是微服私访。

苏颂沈括等人严谨的做事态度,赵曦还是相信的,这一次出行,勘察只是借口,赵曦又不能半途而废,所以就直接将勘探当做一次放风了。

整日待在内苑,入眼看的都是宫墙政务,赵曦难得有这样出行的机会,就有点任性了。

唯一庆幸的是,这一路走一路看,并没有让他看到过不了眼的事······这次不是真的微服私访,是出行,无非是严令不扰地方、不如州府,并不是地方官员就不清楚行踪。

古今一样,都会将最好的呈现给上峰,赵曦想要看到真实的大宋地方治理,以这种方式也不可能。

赵曦也清楚,自己就曾经是基层官员,又如何不懂得这些猫腻。

他现在好像不太在意这些,纯粹当成一次放松了。

虽然每日都有朝廷的奏报及时送到,赵曦只是偶尔翻阅,并没有对朝廷各类处置发表意见。

这一次长时间出行,自己放松是一方面,也能给负有监国职能的太子机会,让他在内阁以及朝廷臣工中有所表现。

太子跟自己不同,赵曦的经历,是大宋变革动荡的时期,很容易在臣工中获得认可和声望,而太子,在国朝趋于平稳的政务中,想要得到认可的难度比自己要大。

就这样晃晃荡荡的,队伍已经到了陕北高原。

从地形上,赵曦可以确定,已经到了陕北高原,但是地貌上,赵曦却看不大后世自己认知中的陕北高原地貌。

“子容,此处属于何地?”

地面是黄土,但却不是后世赵曦见到的那种黄到发白的土壤,也不是那种草木不生的地貌。路边的荒草杂乱无章,可一样的郁郁葱葱,根本不是赵曦记忆中那种荒凉苍茫的印象。

扎营后,赵曦便问苏颂。

“回官家,延川以北,永兴军辖区。”

这一路,官家很少问起,苏颂一直以为官家是熟悉了沈括做的沙盘,都也没有多想。没想到这时候官家又问起了。

果然是已经到了陕北高原,可看这地貌似乎不应该不能植被造林呀?赵曦很疑惑,便随手从地上抓起一把土······

“此土质可能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