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到底来了(1 / 2)

猎猎旌旗随着刚劲的北风呼啸,身穿黑色铠甲的将士们手持冷光熠熠的兵刃,众多战马和将士们口中呼出的白雾消散在风雪中。

在这风冷雪急的初冬日里让人分外寒冷。

战鼓“咚——咚——咚——”敲响,与将士们的高呼声融在一起,闻之,便令人忍不住心跳加快。

似是血液被燃烧。

“孤等诸位凯旋而归。”立在大军阵前的司徒雷一身银色铠甲熠熠生辉,手中酒碗随着高呼应声而碎。

大军开拔,脚印杂乱的地上只留一片杯盏碎片,片刻后,便又掩映在一片白雪之下,看不出半点痕迹,只那些豪言壮语似是仍在随风飘散。

孤墨城中

早在前几日便收到消息的督尉周良便已经暗中增兵,进出城人员路引盘查格外仔细,大型商队已不许入城。

周良在防范上可谓是做到了极致。

但他一方面心中又不免惴惴,他并非不相信金陵里三殿下传来的消息,他只怕过多的防范会引起敌国的怀疑。

可去年的教训他至今仍不敢忘,而今年云帆国近乎颗粒无收又逢早冬降临,他只怕那些蛮夷比以往更加疯狂。

且不止孤墨一座边城防范加强,凡与云帆国接壤之处,皆增加兵力。

历年来,边关一带总少不了敌国的侵袭,但都规模不大,抢粮抢牲畜抢银钱时有发生,“为此些许小事挑发事端并不可取”便是轩帝的原话。

如今周良却不敢再认同,他的忍痛,只会换来敌人的得寸进尺。

冷血的胡狼是喂不饱的,他们只会有取而代之之心!

亲自坐镇几个日夜的周良十分疲惫,却打起了十分的精神坐镇于此。

他盼着再有一次,定要杀得敌人丢盔弃甲再不敢来犯,却也期待并不如信中所言,能让边关的百姓安生些。

这种情感十分矛盾,却又强烈激发于埋伏在边境处回来传信的哨兵口中所言。

“禀将军,属下发现敌军集结大量人马分散往各边关之地,随时有大军进犯可能。”

周良呼吸不由急促了几分,不知是愤怒是激动,“传令下去,全军戒备,若敌军胆敢越境界一步,便燃狼烟传信于各方,同时尽量将其击杀!”

云帆国和边城孤墨,同时又有两方不同人马往金陵传信而去,此时,卓阳国耶律德尔亦收到金陵来信,待他看完后便将其燃尽。

一道“整军待发,驰援友邻”的命令也随之传了下去。

敌国集结将士意图大举进发的消息尚未传到金陵,大耀最南端与风行国接壤之处却传来战报。

“禀陛下,云埔城守将传来消息,风行国有数股兵力侵扰我境百姓。”

坐在上首的轩帝听得此闻,除去心头大患的喜悦被扫空。

“风行国倒是始终不安分。”轩帝语气沉沉,听不出究竟是何意。

“这个风行国一直骚扰我国百姓,却又未像琬域那般俯首称臣,属实可恼!”

“本官记得去岁风行国皇子前来朝贺时有表友好之意,怎得如今却又……”

“你也说了是去岁,时至今日已近一年之久,人心都能有朝夕之变,又何况国与国之间?”

“可风行国这般,怕是与卵击石无异吧?”

“也未可见,风行国数年来与几国相安无事,以此韬光养晦积蓄国立,只待蓄势……”

“咳咳……”

…………

轩帝听着下首百官七嘴八舌的说话声,心中便止不住的厌烦,对那众声之中长了反调的臣子更是睨了两眼。

立在众臣列队之前的闵柏涵将背后种种声音听入耳中,虽未发一言,心中却隐隐有些激动和跃跃欲试。

如今正是立储关键之时,若是他能平了这场战事立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