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还有一个人(1 / 3)

种恨人 许酒 5120 字 2021-01-05

? “陈大人且慢,”本王听到这句话后,幽幽一笑,转向赵孟清道,“陈大人怕是不知道,赵大人手上有不少能人异士,护个财物不在话下。且赵大人任礼部尚书多年,手下的人把一众繁文缛节都处理得井井有条,比兵部的陈大人心细不少。事实上,你说的这件事,正是本王要交代的第三件事。这件事,本王本就打算让赵大人接手。”并让你离开帝京,打破你背后主人的计划。

陈长风那张布满胡子的大脸,刹那间变得更大了“这……这……”

“这是赵大人应该做的,大家同朝为官,理应互相帮助,陈大人放心去康安府罢。”我又摸过茶,正儿八经扒瞎道。

陈长风还僵僵地坐下,望了一眼赵孟清又望了一眼本王,垂死挣扎道“崇安王殿下有所不知,赵大人才高八斗,天文、地理、算术、医药,他无一不通,尤其是医药,他熟读《神农百草经》《伤寒杂病论》《千金方》……”

本王着实没有想到赵孟清也会医术,可本王相信他能在言语中击溃陈长风,让自己留在帝京处理高李余案,把陈长风推到康安府赈灾。

“陈大人,”他放下手中的奏章,终于开口道,“我熟读医书的事,连皇上和殿下都不知道,到不知陈大人怎么知道的。”

这个问题让陈长风面色一滞,目露窘迫,可不过片刻他就克服了心理压力,昂首挺胸继续不要脸起来“在下调查高李贪墨案的时候,本以为赵大人和他们是一丘之貉,所以努力地寻找证据,也顺便知晓了赵大人的一些事情。虽然最后在这件事上误会了赵大人,可大人的一些习性爱好,在下却也了解了个大概。”

“陈大人了解得确实不错,既然如此——”

赵孟清拖了个长腔,目光落在本王身上。

可本王最怕的就是他这句“既然如此”。

但他朝我微微点头,目光变得坚定,按照刚才的想法把接下来的话说出来“那微臣便请命去康安府赈灾,用药方面和各位太医还有个商量。而帝京这场风波既然是陈大人挑起来的,也理应由陈大人平息下来。崇安王殿下以为如何?”

那时候本王陷入自己的谋划里,并不能明白赵孟清为何这样做。

只是点了点头,又不愿意面对这结果,最后只能颇感伤道“难得赵大人对康安有这份心意了,本王自然是同意的,便这么办罢。本王明日便要启程去南境,大锦大大小小的事情还要仰仗二位大人,二位大人着实辛苦了。”

回去的路上,风一更,雪一更,万籁寂静,满城无声。

陈长风借故先走,积雪的路上便只剩我和赵孟清两个人了。

我终于问出方才的不解,皱眉道“你为何顺了陈长风的意思,主动去康安府赈灾呢?”

赵孟清轻声一笑,望了望远处,道“那在下也问殿下一个问题,为何明知道那个人要趁机夺位,仍然在这紧要关头离开帝京呢?”

“因为敌军已踏进南境和西南边陲,若边境的将士防守不住,南国府的子民便都要成为败国俘虏,本王不能放任他们践踏我大锦的土地,更不能放任他们伤害我大锦的子民。”

赵孟清收了笑声,从怀里摸出周明启的那本折子,翻到最后一页,指着那个被做过手脚的日期,长叹一声道“在下和殿下是一样的想法。陈长风既然能在这道救命的折子上做手脚,显然已经置康安府的子民于不顾了。今日,殿下即便对他施加压力强迫他去了康安府,他也无心赈灾,康安府的百姓也不会得到真正的救助。所以在下才把这个担子接过来,我不能放任这瘟疫侵蚀康安的百姓,同殿下想护佑南国府子民的想法是一样的。”

赵孟清这样一说,我便明白了。

他这样做没有错,在这千千万万的百姓的生命面前,一切权利的争斗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倘若健健康康的百姓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