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公子喜进宫向父王姬冥辞行,准备前往下都武阳城。
燕王姬冥不见。
只是让侍官令王从出来,督促姬喜尽快起程。
姬康的大哥姬喜没有办法,只得在宫门外叩首告别。
姬康得到禀告后,出来给大哥姬喜送别。
出了蓟都的南城门,姬康对大哥姬喜道
“大哥,不要怪父王,其实……其实父王心里一直有你。”
姬喜哀笑一声,对姬康道
“康弟,你不必多说,我知道的。父王……父王的事情就拜托你处理了。”
姬康什么话都没说,对着大哥姬喜深深一躬。
姬康说的没错,燕王姬冥的心里,其实一直惦记着自己的大儿子姬喜。
等姬喜已经出城前往武阳城的消息,传回到蓟宫后。
燕王姬冥,独自一人坐在寝殿的书房内,默默地掉泪。
“喜儿呀!不要怪寡人心狠。寡人这样做,是不得已而为之呀!现在让你去下都武阳城,远离蓟都。其实对你与康儿二人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只要你心中没有怨恨,康儿虽然手段毒辣,但他也是至情之人。今后必然会妥善安置于你,你也会平安康乐一生。喜儿,希望你今后能理解寡人的心思。”
想到这里,燕王姬冥心如刀绞。
胸内感到十分的憋闷,一口鲜血吐了出来,昏了过去。
在寝殿门口侍候燕王姬冥的侍官令王从,以及几个随时待命的医官。
听到殿内的动静后,匆忙跑了进来。
一看到燕王姬冥如此,侍官令王从一边遵照医官的嘱咐,把燕王姬冥放回寝殿的榻上。
一边对着与他一同进来的侍官、宫女们,凄厉地大喊道
“快去通知王后与太子殿下,快去!”
燕王姬冥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
旁边的王后姬赵氏与姬康二人,把燕王姬冥扶起靠在榻上。
一个医官赶紧端来一碗百年以上的参汤,喂了姬冥几口。
随后,悄悄地对旁边的太子姬康,使了个眼色,就走了出去。
燕王姬冥知道,自己大限已到。
看着榻前的王后姬赵氏,那哭红的眼睛,轻轻地握住她的手,对王后道
“王后,今后你一人要好好的……”
王后大哭“不,王上……”
姬冥笑着对拍了拍王后姬赵氏的手道“王后,不要哭。”
随即扭头看向了一旁满脸泪痕的太子姬康,笑道“大臣们都来了吧?”
姬康躬身对父亲姬冥道“父王,大臣们都来了。”
“让他们都进来吧。”
“诺。”
燕国朝堂的众臣,除出使在外的苏代与將渠二人外,其他人都到了。
“参拜我王。”
“众卿免礼。”
“谢我王。”
燕王姬冥靠在榻上,看着下方的朝堂众臣,缓缓说道
“来人,拟诏。寡人传位于太子姬康。”
这在众臣的意料之中,朝堂众臣一齐躬身道“臣等遵诏。”
姬康一下拜倒在地,大喊道“父王……”
燕王姬冥抬起手,制止了姬康的说辞。
“毋需如此,你遵诏即可。”
接着又说道“来人,把寡人的王冠拿来,寡人要亲自给太子上冠。”
侍官令王从赶忙跪下,叩首道“遵诏。”
不一会,侍官令王从双手端着放着九旒王冠的金盘,来到了燕王姬冥的榻前。
王从高举放着王冠的金盘,跪在了燕王姬冥的榻前。
燕王姬冥伸出双手,颤巍巍地把王冠捧起。
缓缓地戴在了,跪在榻前的太子姬康头上。
看着面前头戴王冠,燕国年轻的君王,姬冥笑了起来
“康儿,你曾在前往辽地时言欲——戴——其——冠……”
然后看向了姬康。
姬康满面泪水,哽咽道“父王,必——承——其——重。”
“好。你站起来。记住,永远记住,今天你在寡人面前说的这话。燕国……燕国从今天起,就……就交到你手上了。”
“诺。”
姬冥转头朝殿内的众臣言道“众卿,尔等……尔等参拜新王吧!”
阁相粟腹、剧辛、鲁仲连,大将荣蚠等众臣,一起对站在姬冥榻前的姬康跪倒于地。
齐声喊道“参拜我王。”
姬康心头一阵恍惚,但随即清醒过来。
看着跪倒于地的众臣,慢慢言道
“众卿请起。”
“多谢我王。”
燕国的王权,从这一刻已平顺转移到姬康的身上。
姬冥看到这一切,欣慰地笑了。
随即有下诏道“拟诏。今后,我燕国移其丧俗,以日代月,此诏即可生效。并写入《礼记》,今后我燕国王室乃至臣民,均按此诏办理丧事,不得有违。”
姬康与众臣听到这道诏令,心头一震。
按照过去燕国遵守的《周礼》,燕王姬冥的丧事,要五日而殡,五月而葬。
不说劳民伤财,就说在这五个多月内,燕国肯本不可能起兵,大动干戈。
否则,姬康就是不孝,就是愧对祖宗,愧对天下之人。
这样,今年燕国攻伐齐国的打算,就根本不可能进行。
但现在燕王姬冥这道诏令,就完避开了这一切,把责任部承担到了自己身上。
姬康大拗,跪在父亲的榻前道“儿臣遵诏。”
众臣也随着姬康一起道“臣等遵诏。”
姬冥颤巍巍地伸出右手,把姬康脸上的眼泪、鼻涕一起搽拭掉,对姬康肃穆地道
“身为……身为燕王,今后不可……不可掉泪。”
姬康强忍住眼眶的泪花,对姬冥道“儿臣遵诏。”
姬冥由握住王后姬赵氏的手,对姬康道“照顾好你母亲。”
“儿臣……儿臣遵诏。”
姬冥眼睛突然透露出一道神采“康……康儿,你……你说,今后……今后后人……会如何评价……评价寡人?”
姬康看着父亲期待的面容,一展双袖,郑重地双手伏地,大礼叩首道
“我的父王,在其任内,励精图治,移风改俗,变法图强;我的父王,过去,现在,将来都是一个伟大的、睿智的君王。儿臣保证,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天下的民众都会如此称颂,史书也会如此记载。”
听罢姬康的话后,姬康的父亲姬冥,笑着缓缓地闭上了眼睛,嘴里喃喃说道
“列祖……列宗……在上,不肖……子孙……姬冥,就要……就要来拜见你们了。姬冥……姬冥一生,无愧……无愧于祖宗,无愧于子孙,无愧于……我……我燕国。”
“更……更无愧的是,姬冥为……为我燕国的臣民们,造就……造就了一个,一个……出色的君王。我的儿子……儿子姬康,必成……必成万君之君,燕国……燕国必将统一……统一天下……”
姬冥的声音渐渐停止。
王后姬赵氏抱住姬冥,放声大哭“王上……”
燕孝王三年(公元前二百五十五),二月二十一日。
燕孝王姬冥崩殂,子姬康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