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门员(2 / 2)

营盘,等候方以仁的主力步卒大队抵达战场。

“我军要和清军长期对峙,需要沿着敌人的西壁平行部署防线。郝摇旗、张皮绠两部骑兵,则环伺外围,继续警戒敌人,以免清军出兵逆袭,扰乱我们的布置。”

只需要一两天的时间,方以仁就能赶到战场。李来亨绝对相信,谷可成、许都和徐州城,绝对可以坚持到这段时间的十倍以上。

但是出于鼓舞和振奋徐州军民士气的想法,李来亨还是另外委派刘芳亮,令其督率一部分轻骑向南方迂回发展,设法通过清军围城兵马尚未延伸的真空地带,突入徐州城中。

或者假定不能直接突破进入徐州城中,也一定要让徐州城的守军,看到顺军轻骑的活动情况,以产生鼓舞人心斗志的作用。

在清军的一方,多尔衮的中军大帐里面,满洲诸将的情绪都不算太好,尚可喜和孔有德两员汉人藩王,同样对于迅速攻破徐州城的要求,没有丝毫把握。

多尔衮不得不把希望寄托在他身旁那位蓝眼睛的钦天监监正身上,这位蓝眼睛的西洋人本来是耶稣会的修士,他在天启年间入华,后来受到礼部尚书徐光启的推荐,供职于钦天监,译著历书,推步天文,制作仪器。

崇祯年间军事形势紧张的时候,汤若望还受明廷之命以西法督造战炮,并口述有关大炮冶铸、制造、保管、运输、演放以及火药配制、炮弹制造等原理和技术,由焦勗整理成《火攻挈要》二卷和《火攻秘要》一卷。

清军占据北京城以后,汤若望以其天文历法方面的学识和技能受到清廷的保护。又由于曾经督造火器的历史,得以带领一批耶稣会修士跟随多尔衮从征。

这一批西洋传教士掌握的火炮射击诸元计算方法,很受多尔衮的信赖,以至于汤若望被赐号通玄教师。

汤若望这时候在军营中头戴蓝宝石顶戴的朝帽,身着绣孔雀的朝褂,项下一挂青金石的朝珠和一枚金色的十字架一同闪亮,正领着其他耶稣会修士向多尔衮汇报红夷大炮攻城的进展。

孔有德和尚可喜均对这个西域人嗤之以鼻,但他们也知道自己是汉人,多少受到摄政王的忌惮,不似汤若望等一班西域人那样无根无脚,容易受到掌控。

多尔衮听过这些人的汇报以后,又决定亲自到前线巡视军情,满洲宗室亲贵们多有反对之声,大家都认为顺军火铳射程远、射击准,名王大将若出现在前线上,很容易被顺军铳手集火射击。

推荐一下书友创作的民事谍战小说《潜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