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别动军出城(2 / 3)

人,不是妄人,在明末就属于非常难得了。

陈可新在李来亨率军出发前,在这既短暂的半天时间内,便将随州城的户口、器械、粮秣资料整齐井然。明末的问题是老一辈人筋骨已衰,暮气渐深,可朝廷的旧体制却不能给新人以出头的机会,陈可新这样有才干的士人,往往只能半生蹉跎于家乡。

也无怪乎,李自成的

建基檄文中,都要强调闯军反对“重制科,循资格”的风气。

朝廷迩来取士之大弊,就在于此。

不过朝廷旧体制暮气深沉,又根本改革不了,一个被裱糊起来、勉强支撑的破房,若是像天启皇帝这样的寻常庸人坐视风吹雨打,还能维持一阵。可若是遇到崇祯皇帝这种,有志中兴,非要大改大革折腾一番的皇帝,就立时散架了。

所以朝廷的旧体制,属于不改革会慢慢死,改革了就会立刻死的情况。

大明已是死局。

欲破局,唯有自局外而来,所以天下非胡虏所有,即贼寇所有。

而胡虏与贼寇相比,又是高下立判。

所以即便是最为痛恨“流寇”的儒家大师黄宗羲,也在《留书》中痛诉以中国制中国,以夷狄制夷狄,犹人之不可杂之于禽兽,兽不可杂之于人也,是故即以中国之盗贼治中国,尚不失为中国人也。

李来亨将随州留守的一切事务安排妥当以后,终于喘了口气。此时夜色已经很深,饱满的半月,像一张稍微拽开的玉弓悬挂在庭外梧桐树枝上。一群被皎洁的月光惊动的小雀儿,一会儿栖息在这棵树上,一会儿又飞向那一棵,叫得吱吱喳喳,没个安定。

夜晚也好像是一头用黑布蒙着的鸟儿,它在气闷的黑布底下不安定地跳跃着,要想振翅高飞。

稍后一声凄厉的号角声划破了颤抖着的黑布,似乎在长空中燃烧起一场大火。隔了一会就听见近处的人家用辘轳把井水挽上来,给出征的闯军将士洗脸,还有些市民将匆匆做好的早饭送来。

不久,在较远的街道上响起了被号角声所征集起来的第一批脚步声和马蹄声,这是一群群从营房和家里走出的士兵、低级军官以及为他们送行的老营家眷们。

李来亨闭上了眼睛,和左良玉的一场决战将要来临。

所有人都在等待黎明来临的时刻。

灯火在黑夜中摇曳着,贺锦、白旺两人并肩站在台阶前,刘希尧和陈可新则站在他们的身后,四人一齐望着李来亨上马的背影,心中惴惴不安。

方以仁和顾君恩也随同出征,他们还要在李来亨的左右赞画军机。剩下的大将,最重要的一人是果毅将军谷可成,这位“九条龙”加入湖广闯军不久,这是他参与的第一场重要战役,因此更显兴奋和激动。

其余的三大骑兵标威武将军,郝摇旗、马宝、艾卓,也一起上马,这三人都是李来亨手下含有的猛将锐士,身手都相当不凡,上马动作凌厉干净。以前郝摇旗总让李来亨担心,可他近来也越显成熟稳重,此时面色深沉似水,已初步具备了大将的气度。

最后是亲兵标威武将军张皮绠和炮兵标威武将军李世威,李来亨一手提拔起来的小少年们,也俨然被人以将军尊称。

“大军开拔!”

郝摇旗用他那标志性的雷声嗓音,呼喊出了出兵的号令。随后号角和海螺一同吹响,如暴风狂啸、如山岳震动的战声,响彻了随州城。

“大军开拔!”

来送顾君恩随军从征的谢徵,看着道路旁给出征闯军送来饮水和早饭的随州百姓,忍不住问道

“乡亲,这几年来,百姓惧兵已成惯例,从来只有大兵打粮,岂有百姓送粮之事?闯军究竟有何不同?”

乡人诧异,回话道

“大人新到随州不久吗?去年我只是随州城外一个给人种地的佃户,一旦有风吹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