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1 / 5)

因为多了个人,第二天方宴去车行租了辆马车,等他回来时,才发现轻轻已经和那个叫杜鹃的女孩子很熟悉了,看这杜鹃不像是心机深沉之辈,他也没在之前叮嘱轻轻什么。

喊了声轻轻,让她上马车。

等那女孩战战兢兢登马车时,方宴说道“好好照顾小姐。”

语气十分疏冷,吓得杜鹃一抖,忙低低应声是,埋着头上了车。

方宴向来谨慎,心里还存着警惕,到了靖和县,就传来烨一,让他去查清这杜鹃底细。

虽然日后不一定会让她做轻轻身边的丫鬟,还是查清楚比较好。

吩咐过此事,方宴这才去书房查看这一段时间的重要公文。

乐轻悠让杜鹃跟着嫣红熟悉后衙的一些事物,把她和方宴房间的床重新换了床单被子,看天色将黑,这才跑到前衙,叫上方宴去逛街。

开春那会儿,方宴就放开了靖和县的夜禁,城门也也由之前的酉时三刻关闭,改成现在的戌时关闭,在这个政策下,根本不用官府再做什么,靖和县的夜市就兴盛起来。

乐轻悠和方宴来到街上,天才擦黑,但两边铺子都已挂上了红灯笼,街角卖茶汤、醒酒汤的也早早支起了摊子。

因为有外地客商来靖和县买酒,这些小摊主的生意还是挺好做的,其中生意最好的,还是杨家的油果铺子和陈家的面铺。

经过陈家面铺时,里面正守着柜台的陈家娘子花氏看到了他们,跟一旁的小二交代了一声,就急匆匆跑了出来“小姐,大人,您们这是回来了?进来坐坐吧,我家婆婆新做了一道酱汁鱼丸面,您们也尝尝。”

靖和县不大,方大人带着乐小姐回家探亲这件事几乎是县里人都知道的事。

乐轻悠跟这花氏挺熟悉的,再加上本就打算和三哥在外面吃的,闻言便笑着进了店。

这个点上,其实并不是面店生意最好的时候,但此处来来往往的,这小店铺里也有七八个客人。

“近来生意怎么样?”在花氏麻利地擦好的凳子上做下来,乐轻悠这么问道。

花氏笑道“咱家有好面又有客人,如今便是淡季的时候也比以前最忙的时候生意好。”

方宴想起陈家有个小儿,开春他在敦促本地农桑时,也敦促县城中、镇里有读书人的开了好几间私塾,靖和县的县学建立也递了折子上去,因此便问道“令郎可否入学?”

县太爷发问,刚才还和乐轻悠轻松笑谈的花氏忙恭敬道“回大人的话,家夫一个月前就送了小儿去东街的周家私塾。”

方宴点头,心想读书的事还得让下属去各乡镇做个统计,秋后再建一座免费书楼……

说话间,小二已经端着两碗压着几片绿油油菠菜的鱼丸面过来了,花氏忙接过,放到他们面前“大人小姐慢用”,又把其上的一个小碟子放到乐轻悠手边,说道“这是我娘做的酱瓜,小姐若是吃着好,我给您盛一坛子带回去。”

乐轻悠便先拿起筷子夹了块颜色青黄油亮的酱瓜,咬了一口,很脆,酸咸中还带着几分甜意,的确不错。

“很好吃,陈嫂帮我装一坛子吧。”

花氏脸上立即露出轻松的笑容,应了声好,就告退去了后面。

乐轻悠和方宴吃完面,结账时在后面忙碌的陈聚金也到前面见了礼。他们没说不要县太爷的钱,毕竟大人常带着小姐到街上买东西,谁家的都不会白拿,知道大人和那些刮地皮的官不一样,他们只会要个本钱来表达对大人和小姐的谢意罢了。

花氏提出来满满一坛子酱瓜,也只是要二十文钱,乐轻悠没有拒绝他们的好意。

他们不是缺几十文钱的人,他们这些受了县衙各项政策实惠的人总是会从各方面找补,于是乐轻悠偶尔地也接受他们的谢意。

像是去年冬天收到县衙发放的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