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5 米花糖(2 / 4)

“好了,小荷扶小姐回去”,陈老先生头疼地说道,转而对赵安国道“安国啊,我这孙女不懂事,让你看笑话了。”

“那倒没有”,赵安国笑道,缓解尴尬的最好方法就是“同病相怜”,自家没有小孩子,四哥家的佳儿说实话他是不太喜欢的,眼下只好拿出家里的小外甥女举例子,“我家那个小外甥女也常是这样调皮,让人哭笑不得。”

闻言,陈老先生的面色好了很多,“女孩儿太不好管了,打不得训不得。”

陈佩姗听得气闷,一甩袖子往后院跑去了,走前还狠狠瞪了方宴一眼。

离开陈宅后,乐峻才皱着眉道“小舅刚才怎能拿轻轻和那个姑娘做比?咱家轻轻再不懂事,也没有她那样不懂礼貌,自己不好意思了反而先指责别人。”

方宴冷冷说道“不是大哥拦了拦我,在那祖孙两个跟前我就想说了,他们家那个姑娘,连我家轻轻的一根手指头都比不上。”

乐巍无语地看着这两个人,“一点小事,何必较真,咱家轻轻什么样子,咱们自己心里知道就是了。”

另一边的赵安国笑着摇摇头,“阿巍说得对,小舅那么说也就是一句缓解尴尬的话罢了,怎么你们还当真了?舅舅心里何尝不觉得那陈家姑娘跟咱家的轻轻没法比,但在别人心中,或许和咱们想的是一样呢。”

那边陈家后宅里,陈佩姗正扯着脏掉的衣服准备去换,很不喜欢地跟她祖母说“爷爷那个年纪老大的学生真不会说话,把他小外甥女跟我比,一个乡下女哪能跟我比?”

“那人要是个会办事说话的,能到现在才考上个秀才”,陈老太太笑着安慰孙女,“别跟他们一般见识。”

这边,赵安国的话刚落下就阿嚏阿嚏地打了两个大喷嚏。

三个少年面面相觑,别是陈家那姑娘在说小舅的坏话吧。

不管怎么样,算是拜下师了,跟着三个孩子买了些年货,赵安国送他们出了镇子南门,便回家去了。

路上,三个少年才略交流了下对陈老先生的看法,方宴没带那一层对先生敬重的滤镜,说得很客观“这个老先生就是个才学一般又有着虚荣心的普通人,没有小舅推崇得那么好。”

乐巍顿了顿,不得不点头,“小宴看得很准确,不过到底以后是教我们的先生,敬重第一吧。”

其实如果不是陈家那个小姑娘弄得那一出,乐巍对陈老先生的印象未必会像现在这样低,他又接着道“只不过是进学之前的指导先生,我们也不用有太高的要求。”

方宴不赞同这话,却也没说什么,因为他们现在的条件根本是找不起好先生。

乐峻却是点头道“大哥说得对,那个老先生基本还行吧,我们该尊重的。”

经过一个村子时,见有小贩在这个村子的大路上叫卖米花糖,在小贩的独轮车前也围着不少人,乐峻就说“我们也买些吧,好几年没吃过米花糖了,轻轻恐怕都不记得米花糖是什么味道了。”

每当过年时,家境好的人家,都会蒸米做米花糖,而大部分人家是做不起的,便有小贩瞅准这个商机在村子里兜售。

眼看着过年了,自家做不起,那一斤二斤的还买不起吗?

这些人即便买了,也不是给自家孩子吃的,放着过年走亲戚待客时用。

乐巍和乐峻过去时,正好前面的妇人称了二斤走了,乐巍便对那小贩道“给我们也称二斤。”

这个村子与梨花村隔得还有四五里,梨花村那常往外跑的大人,这村里的人有可能认识,至于他们三个小孩,便没人认识了。

就有人问乐巍“你们是哪个村里的小孩?”

“梨花村的”,乐巍道,“这是和我舅去镇里的。”

说话间小贩已经称好了两斤米花糖,乐峻接着,乐巍拿了钱付账。